【玩底片】Olympus 35-SP‧Fujifilm Xtra 400(卷一)
這捲由另一半大A所拍攝的照片,於九月底便已經沖洗掃描完畢,竟然被我晾在角落,直到今天才讓它們重見天日。拍攝日期在八九月間,地點則包含了台中、新竹和台北三個縣市。那陣子,還真是忙亂哪。 圖說:MOT概念館‧MOT/BAR
旅行 | 酒食 | 拍照 | 日常
旅行 | 酒食 | 拍照 | 日常
這捲由另一半大A所拍攝的照片,於九月底便已經沖洗掃描完畢,竟然被我晾在角落,直到今天才讓它們重見天日。拍攝日期在八九月間,地點則包含了台中、新竹和台北三個縣市。那陣子,還真是忙亂哪。 圖說:MOT概念館‧MOT/BAR
聽朋友提起 MOJO COFFEE 已經多時,只是每次去台中,都被其他行程給佔滿,始終與它無緣。而今年八月初那趟匆匆的台中一日遊,拚著在上高鐵前的一小段空檔,趕往它位在五權西路一段的Retro。
拍攝者:大A 前一陣子,由於中和的costco遲遲未進Fujifilm Xtra 400這款底片,導致手邊幾乎無底片庫存。尤其在前往粉樂町的那個下午,另一半正好把手上那捲底片拍完,而我們正好在 Lomography Gallery Store – Taipei 附近,於是入店內,挑選了一捲,看起來很有意思的REDSCALE XR。
有人說,開窯的瞬間是控土窯的高潮; 那麼,控窯的點滴過程,便是製造這高潮的重要鋪陳。 挖窯洞、搭窯口、疊窯土, 撿材火、燒土塊, 火盡土塊紅,入食物, 塞了蒜頭洋蔥的土雞、田裡挖來的地瓜、芋頭、甜滋滋的玉米, 全部一股腦地全拋進了土窯內。 蓋窯口、覆沙土,靜靜等待。 所有環節緊緊相扣, 於是,掀窯的高潮,讓眾人歡呼。
自己第一次沖洗的底片,於上週六下午,送至新竹林森路上的「風城沖印」作「底掃」,終於,看到了OLYMPUS + OLFORD DELTA 100 所呈現出來的效果。 整體的表現還算不錯,尤其是夜間拍攝的部分,呈現出了恰當的對比,以及舒適的乾淨度,很讓人滿意。然而,白天拍攝的照片,大部分都有稍微曝光過度的現象,表面出現如白霧一般的薄膜,降低了細節的表現度,有點可惜。 不過,畢竟是底片機的新手,相信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才是。 拍攝者:Albert
週三晚上,在同事的鼎力相助之下,我們終於有了「沖洗底片」之初體驗。前前後後花了大約一個多鐘頭,終於看到底片上浮現深淺不一的圖案;透過光線觀看,有一種快樂的感動在心裡頭盤據。
拍攝於:January, 2006; 拍攝者:Albert 天寒 風吹 雨落 車行 西濱 向海 厚實的雲層吸走了色彩 剩下黑與白交織成一片 灰階的景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