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在竹北的「草葉集」,一直積極的在舉辦關懷在這片土地上生長的人、植物、動物,甚至是土地本身的活動。當然也舉辦了一些較為輕鬆愉快的活動,像是星期五夜晚的啤酒饗宴。
這已經是啤酒饗宴系列的第二回,上回的主題在於介紹”水果風味的啤酒”。
而這一回,原打算以Ale這個大原則來切入,沒想到歡樂之下,頻頻岔題。
想當然,活動中的高潮絕對是大口暢飲啤酒,然而,對我和另一半而言,能夠在真正進入高潮之前,獲得更多關於啤酒的知識資訊,更能讓人獲得身心靈的舒暢。
相較於一般制式化量產型的啤酒而言,比利時工藝啤酒的迷人之處,在於擁有上千種不同的微妙滋味。而造成這些微妙滋味的差別,大抵就是來自於和大自然共容共存的磨合。就如同艾雷島上因為富含泥煤,且遭受大量的海風吹撫,於是製作出來的single
malt,自然而然會透著泥煤味、海潮味,更甚隨著每年的氣候變化,所表現出的氣味濃淡比例皆不盡相同,也正因為如此,才讓愛酒人士更加期待不同年份的酒的各自表現。而這,絕非講求每年每一批產品口味都要一致,產品絕對要均值的大酒廠,所能提供給顧客的品飲樂趣。
除此之外,每個酒廠所使用的發酵方式、水、麥芽、酵母或是酒花,都會影響產出啤酒的泡沫、顏色、口味、香氣和餘韻。也感謝有這麼多的生成元素,才讓我們擁有這麼多樣的啤酒可以品飲。
一個夜晚下來,不知不覺的,竟然也喝了八種酒,除了啤酒之外,還有紅酒和米酒。
「北台灣」的工藝啤酒:
盼了許久,台灣終於有屬於自己,依照古法釀造的工藝啤酒問世了(雖然現在一般的通路還購買不到)。
正如only所言,單就「北台灣」釀造的這兩款啤酒之釀造技術而言,絕對可說是台灣人的驕傲,讓人已經可以清楚喝出工藝啤酒和均值性啤酒的差異,而且,也絕對好喝。
但是,若從更細微的角度去看,那麼,沒有自己的特色和風味,則是這啤酒的缺點。正因為是台灣初次切入工藝啤酒的領域,因此所能獲取的原料:麥芽、酵母,甚至是酒花,都應該是從國外引進,也正因為影響風味絕對性的酒花非自己製造,那麼沒有獨特的風味,當然是可預期的。
不過,絕對要給「北台灣」大大的鼓勵,至少是跨出了台灣釀造啤酒的一大步。
「石圍牆」的自釀紅酒:
聞起來和喝起來,都帶著一點點的酸味,單寧薄弱,香氣不夠飽滿,餘韻有點柔弱。若是來自葡萄酒酒鄉所釀造的紅酒,我想我不會有太強烈的興趣。
然而,一旦知道這是台灣自己釀造的紅酒,且沒有在橡木桶中浸泡過後,可就對這款酒大大的改觀。
她,絕對不像自家釀造的葡萄酒:酒精味強烈、甜味厚重、喝起來有喝巨峰葡萄汁的口感,反倒很有國外釀酒廠的風味。而且,在沒有任何橡木桶的加持之下,竟然也能有幾許的香氣,倒也令人大感意外。
參加聚會的朋友,有些倒是對這款的評價很好,我想,順喉不澀大概是吸引人的主因。
看來,「石圍牆」在釀造紅酒上還大有可為,而且據說他們正打算添購橡木桶。
「石圍牆」的高濃度米酒:
向來對於”白酒”(高梁、酒鬼)興趣缺缺,總覺得刺鼻味重,不討喜。
沒想到,這70%高濃度的米酒嗅聞起來,竟然有著濃濃的米香,甚至連一點點的酒精味都沒有(不知道跟已經喝了許多酒之後,嗅覺和味蕾是否遲緩有沒有關?),尤其是入喉之後的感覺,更讓人訝異。好溫順好甘醇,完全讓我對”白酒”大大改觀。
而這米酒之所以勝出,當然主要是因為使用的原料經過仔細挑選,品質極佳的緣故。
非常高興可以看到台灣有越來越多人,專注於使用台灣產的農作物,來製作副產品,以提高其價值。我們也期許著,在不久的將來,能夠有越來越多可以代表台灣文化的酒品出現。
未成年請勿飲酒。開車不喝酒,喝酒不開車。飲酒過量有礙健康。
Peggy精心調製的有機沙拉,超好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