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一陣子用電子鍋煮出來的飯常常出現一坨一坨糊在一起,米粒吃起來碎碎沒有彈性的狀態,無論是調整水量或是浸泡手法,依舊沒有任何改善。原以為是不小心買到了太糟糕的米,結果這幾天改以土鍋炊飯之後才發現,米飯還是好好吃,原來糟糕的是陪伴了我們十多年的電子鍋。
不過因為手邊有的土鍋容量頗大,以往只煮一杯米的時候火侯拿捏得都不到位,米粒是熟透了,但是底下有一層都焦黏在土鍋壁上,非常可惜。原本猜測是不是大鍋煮少米的關係,後來依照這個網頁(雖然是教「新米」的煮法,不過也很適用)的建議來變更炊飯時間,效果大好。
以煮一杯米為例。
徹底將米洗淨,再以乾淨的水浸泡 20 分鐘(我泡了大概半小時左右)後瀝乾水分倒入土鍋中,添加 1.1 米杯的水,時間設定為 7 分鐘,然後蓋鍋蓋開大火炊飯。待氣孔不斷竄出白煙且略有泡泡冒出時轉小火,7 分鐘一到立刻熄火。接著再燜 7 分鐘就可開飯了。也就是依照該網頁的做法的話,從開始炊飯到上桌,只需 14 分鐘而已呢。不過因為還要烹調其他菜色,我則讓它燜了 20 分鐘左右。
一掀蓋就看到米粒一顆顆站立起來,很有光澤的樣子,就知道這次絕對沒問題。吃一口,既不軟爛沾黏也不會有碎碎的口感,果真是好吃。
之前誤會它了還真是抱歉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