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南小旅行之吃(下)
第一天的部分請參考:台南小旅行之吃(上)
旅行 | 酒食 | 拍照 | 日常
旅行 | 酒食 | 拍照 | 日常
第一天的部分請參考:台南小旅行之吃(上)
為了參加「京都職人咖啡 × 森/CASA at 毛院子」這場活動,特地安排了一趟二天一夜的台南小旅行。說是旅行,基本上是以吃為主所串起的行程,中間再穿插著逛逛老街看看老建築,差不多就把時間給塞滿了。也幸好台南的小巷弄以及建築實在太好看,讓我們捨不得騎機車走馬看花,全靠雙腳在點與點之間移動,消耗了更多的體力正好可以吃下更多的食物(笑)。不過就算是如此,也才造訪了列在清單上的一部分店家而已,其他想吃的也只能留待下一次了。
臭豆腐本身,炸得表皮非常酥脆,裡面卻又相當柔嫩,清爽不膩口。而那泡菜,一入口,便教人懷念。正是那,酸度很輕柔,不帶任何辣味的台式風味。充滿了小時候吃臭豆腐的懷念滋味。三兩下子,盤底便朝天了。
下午茶時段,幾乎座無虛席。廚房的熱氣蒸騰,服務人員來來去去,忙得很。每人先來一碗湯麵,可點綜合的,或是單純的魚丸。湯頭非常鮮美且不厚重,搭上麵條,三兩下子便可見底。配料有魚丸、肉片、黑輪、青菜,並不稀奇;特別的是,裡頭還有一坨白木耳。說也奇怪,跟這湯頭搭在一起,還真沒有違和感。隨後,又與友人分享了一碗乾麵。味道也不錯,但沒有湯麵來得精采。
而這麼一路吃下來,才深深覺得他們吃辣吃酸吃得理直氣壯,到底是因為那天氣實在酷熱。唯有藉由這些明亮調性的調味,才讓食物更有深度且讓人胃口大開。
週日傍晚,臨時起意去了一趟淡水。短短的兩個鐘頭間,吃了點小吃、看了點夜景、買了點書和拍了點貓(在有河 book),小小小的旅行很不錯。
自從搬來板橋之後,便不斷嘗試著各種小吃。大部分都位在市場內,或者是市場周遭,價格多半平易近人。下面介紹的這兩家肉圓,是近期吃過,還蠻讓我們喜歡的。 【埔墘地區的黑肉圓】(無論是肉圓或是湯品,一律25元) 這個攤子,就位在埔墘地區,光仁中學附近。從中山路上,看見光仁中學的告示石柱之後,往巷子內轉,它就在那。(也就是在埔墘地區興隆市場的對面巷子口)
若沒有足夠的意志力,很容易便深陷其中。我說的是,如果沿著大原「呂川」旁的小徑散步的時候。 就像我們離開三千院之後,以為三兩下子便可走至巴士站迅速往下一個景點前進,其實不然。那條小徑兩旁,竟是一間間迷人的店家,讓人駐足不忍離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