咖啡館印記
其實不太算是2008年的新挑戰,而比較接近一種年度大事,或一種生活態度了,這件事。 就從自助旅行開始說起好了。 繼續閱讀 >>
數年前,因緣際會下參與了某個社群後,不僅因此一腳踏進迷人的美食世界,還深深改變了接續的生活型態。當時,所結識的烹飪高手Ann阿計曾說,「去品嚐 Pierre Herme 的甜點之前,我都會先將他的食譜讀過幾次,如此一來,在品嚐的時候就能有所對照,對於廚藝的進步是很有幫助的。」這一席話,如彈奏中的鍵盤,一個音一個階的,敲打進我的心房。 那是我第一次,聽到 Pierre Herme 的名號。
小b 的 Adventure ‧挑戰大師級甜點 Read More »
福山牛奶南瓜 抓起一顆圓呼呼,形狀姣好,沉甸甸又紮實的南瓜,用力下刀。爽脆一聲,南瓜對半而開,一股如西瓜般清新的香氣撲鼻而來。佐著橙紅色的瓜肉,相當引人垂涎。 一向對於有機食材或是認真小農生產的農產品,有著高度的興趣和消費意願。像是屏東枋山鄉的芒果、宜蘭穀東俱樂部的稻作、寶蓮園阿寶所種植的李子、溪底遙學習農園的付出……等等,無不讓人佩服他們所投注的心力,以及對於其所提供的農產品深感信心。
開始認真喝咖啡,並且玩起塞風壺(syphon)來,應該是大二那一年吧。這麼算來也已經,真不想算哪,當作我沒提起好了。 那真的是很單純的年代喔,生活裡只有跑社團、煮咖啡、彈吉他才是正經事。 就連咖啡豆,可以選擇的也只有巴西、摩卡、曼特寧、(偽)藍山,以及自選比例調合的「曼摩」或是「曼巴」。完全不用背一堆拗口的產地與莊園名。不過現在喝得到這麼多樣的美味咖啡,多背一點地名我也是甘願的。記錯了再多來一杯加強印象就好了,反正又不會有人給我打分數。 繼續閱讀 >>
記憶中,外婆家的爐灶總是忙碌著的。紅通通的炭火、白茫茫的蒸氣和笑盈盈的外婆,讓端午時節散著粽葉的香味、冬至時飄著湯圓的糯米甜味、過年時節四溢著蘿蔔糕、紅豆年糕和臘肉的年味。夾雜著食物香氣的童年畫面,總是格外的鮮明。
喝了一陣子莊園咖啡之後,也許你漸漸的會有一股疑惑開始在心頭浮現:一樣都是衣索匹亞 耶加雪啡(Ethiopia Yrgacheffe)或瓜地馬拉 安提瓜(Guatemala Antigua),在不同的咖啡館喝到的似乎有著差異存在。這是怎麼一回事?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,我們先來簡單地聊聊從咖啡農的「樹啊樹啊,我把你種下!」開始,到變成眼前那杯咖啡之間,有多少因素會對咖啡造成影響。 繼續閱讀 >>
【大A的咖啡專欄@毛寶】舉杯邀明月,粒粒皆辛苦 Read More »
趁著直航班機停飛之前,我們又再度踏上 ── 這塊讓人時時思念的土地 ── 巴黎。走出地鐵站,任由白花花的陽光大把地灑在身上。是大好的天氣吶。 沿著熟悉的路線,鑽入小巷,來到了預定的旅館。扭開手把,推開房門,巴黎的街景就在眼前迎接我們。房間一如預期般的小巧,一張的雙人床、簡單的盥洗室、乾淨的淋浴間、靠窗的衣櫥和足夠讓兩只行李攤開來且還方便行走的通道。最重要的,還有一小區可以 home party 的空間。足夠了。 因為,既然打定主意在巴黎生活個兩星期,可就不必天天上館子。那麼,有個舒服的空間,可以讓我們買些食物回旅館享用,便是很讓人感到輕鬆自在又愜意的事。
如果今天有各式烘焙好的咖啡豆在你的眼前排開來,上面插著說明產地與莊園的牌子。單純只用眼睛的話,你能大致想像他們的風味,然後點一杯自己喜歡的咖啡嗎? 線索之一,是我們上個月提到的產地,這會暗示著生豆本身可能具有的特色。 線索之二,就是烘焙的程度了。 咖啡烘焙的程度,與最終我們喝到的風味,大有關係。 簡單的說,烘焙程度越淺的豆子,酸度越高。反之,烘焙程度越深的豆子,苦味越強。 繼續閱讀 >>
【大A的咖啡專欄@毛寶】從肉桂開始,到滿滿的城市 Read More »
輕快的樂音,「Piano Sonata No.25 in G major, op.79 ~ Cuckoo」Backhaus 的鋼琴獨奏,如小精靈般活潑地跳躍著。 我那沉睡的細胞,逐漸地甦醒。輕輕拍打著手腳,幫助驅趕走黏人的瞌睡蟲。邊喝著 500c.c. 的水,邊查看著冰箱。啊,好想來上一大盤清爽的早餐喔。 取出一顆熟透的酪梨、兩顆和同事們一起團購的白甜桃,就這麼把他們送作堆吧(兩人份)。快手去掉酪梨的皮和籽,切成一口大小,擺放在白瓷碗內;甜桃呢,去籽後切小塊,同樣和酪梨放一起。撒上一小撮磨細的海鹽,淋上適量西班牙初榨橄欖油,再點綴少許乾燥羅勒碎葉,便完成了。